如何報讀文件——視障者協助技能

發佈日期:

視障者在需要閱讀紙本文件時,時常會需要有人協助報讀文件上的內容。 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介紹在協助視障者,進行文件報讀時使用的方法。

如何閱讀文件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我們今天拿到一份文件、傳單、菜單,我們是如何去閱讀它的。 一般來說,我們若想快速理解一份文件,我們會透過標題層級、文章分段、目錄等,來去掌握到一份文件的結構。 這些都能幫助我們在還沒有開始真的閱讀一份文件的內容之前,就能先對它有基礎的掌握。

我們能從各個標題看出文件的內容大概是要講述什麼;從不同層級的標題看出作者如何安排怎麼去論述;從目錄中的頁數能看到各個篇章的長度。 接著我們再去找到自己有興趣或需要的區塊來詳讀。 例如:當我們在看菜單的時候,會先看大項目的分類,找到米食的區塊,跳過麵食、小菜區塊,再去細看米食的各種品項,決定要吃滷肉飯還是雞肉飯。

結構明確的文件

一份文件,第一行的大標題文字字體最大且位置置中、粗體,下方不同層級的標題以不同文字大小來做出層級以及與內文的區別,而在視覺上形成結構
結構明確的文件範例

我們先以這一份文件來做例子,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看出文件的結構,再從這個結構去快速地理解這份文件的內容。 此外,我們還能直接從標題找到我們想閱讀的區塊,跳過目前不需要的內容。

結構不明確的文件

一份文件,所有的文字大小都是相同的,在視覺上沒有差異,因此看不出結構
結構不明確的文件範例

而這一份文件因為沒有明確的結構,所以沒有辦法快速地理解它的內容,必須從頭開始讀起。 相較於結構明確的文件,在閱讀結構不明確的文件時,我們沒辦法跳過我們沒有興趣的區塊,直接找到我們要的資訊閱讀。 就算我們只需要讀其中一小段,也必須從頭開始讀起,才能找到需要的內容。

文件報讀

我們剛才已經比較過兩種文件——結構明確、不明確兩種——在閱讀理解上的差異。 在一份文件的結構是明確的情況下,對於理解一份文件來說是更容易的。

當一位視障請你報讀一份文件,代表著該視障者所提出的要求是,他想知道這份文件的內容。 而這就如同我們透過閱讀來去理解一份文件一樣,依照報讀的方式不同,視障者理解文件的感受也不太一樣。 如果協助報讀的時候,只是把文件從第一個字唸到最後一個字,就會如同我們在讀結構不明確的文件一樣,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理解,這是在協助報讀時要避免的。 最佳的情況是我們報讀的時候,視障者在理解文件時,能像我們在讀結構明確的文件一樣。

語意(Semantics)

在我們開始說明怎麼報讀出,能讓視障者有在讀結構明確的文件的感覺之前,我們得先理解構成文件結構的原因。 文件是由文字所組成,而之所以能產生結構,是因為不同的文字、語句被賦予了不同的語意。

Semantic means "relating to meaning".——引述自web.dev

語意是指「與意義相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這段文字「標題:自立生活的概念、歷史」我們透過在「自立生活的概念、歷史」這段文字前面加上了標題兩個字以及一個冒號,讓「自立生活的概念、歷史」這段文字除了原本字面上的意思之外,還帶上了它是一個標題的語意。

我們可以將語意理解為,它說明了這一段文字存在於此的原因,也就是說「自立生活的概念、歷史」做為一個標題,除了原本字面上的意思之外,它還代表了它是這份文件的內容所要講述的對象。 文件的結構,便是因為文字、語句各自帶上了不同的語意,形成了差異,因而產生出結構。

那麼文字、語句是如何被賦予語意的?在視覺呈現上,通常會以文字的大小、粗細、位置等來進行。 例如文件的大標題,通常文字會非常的大,同時會被擺放在整份文件的前開頭。

而正是這些字體上的差異,替文字帶上了不同語意,讓我們能判斷出文件結構,這也就是為什麼前面的例子——結構明確與不明確的文件——雖然文字是相同的,但在閱讀理解的感受上卻有這麼大的不同。

因為結構不明確的文件並沒有任何能提供判斷該文字、語句的語意產生變化的依據,也就讓整份文件沒有結構可言。

語意元素

一般來說,有幾個比較常見的語意元素(帶有語意的一段文字、語句),當我們在報讀的時候,可以用來協助視障者掌握一份文件的結構。

大標題(Title)

理論上一份文件都會有一個大標題,它說明了這份文件所要講述的內容。 而大標題通常是在協助報讀時,首先要掌握的,因為它能讓對方判斷這是不是他所需要的文件,有可能在聽到大標題後,發現這不是他要的。

例如,一位視障者,他手上有五份文件,有的時候他只是全部混在一起忘了順序,需要找到其中一份。 這個時候,使用文件的大標題便能很快速的達成。

告知報讀上的狀況

在一些情況下,有的文件並沒有明確的大標題,有可能這是一份非正式的文件,例如快速筆記、提醒事項,又或者不管任何原因,文件的作者並不在意文件結構。

這個時候建議的作法是,直接告訴視障者,你找不到大標題,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閱讀內文(這種情況便是遇到了結構不明確的文件)。 先告知你遇到的情況,再去執行,因為視障者通常不會知道你在閱讀上遇到了什麼狀況。

如果需要花時間處理一件事,視障者可能也會需要考量是不是要花這個時間,例如那真的就只是一個不太重要的文件,當下該視障者有其它更需要處理的事,他可能會請你不用繼續讀下去。

標題(Heading)

標題與大標題的不同在於大標題代表了整份文件所要講述的內容,而標題則是代表文件中的一個段落所要講述的內容。 除此之外,標題還會有不同層級,因而形成巢狀結構。

當我們在報讀的時候,可以依標題層級大小進行報讀,從最大的層級開始,如該視障者對某一個標題的段落有興趣,會再有下一步指示。 當我們在報菜單時,先說明有哪些類別便是利用這個方式進行的。 通常情況下,層級會以文字大小作為區分。

在報讀時我們可以用第幾層標題先說明語意,再讀出標題文字,例如:「第一層標題,自立生活運動。」 而如果整份文件只有一層標題,便可以不用強調層級。

內文(Paragraph)

一般內文

內文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是占比最大的一個語意元素。 一段文字、語句若看起來沒有任何語意(字型、顏色、樣式沒有變化),在報讀時便會將它歸入內文中。 而因為一般內文不帶有語義,在一份文件中僅傳達自身字面上的意義。

標點符號

一般內文在報讀的時候通常不用特別處理什麼,比較要注意的是標點符號。 並非所有的標點符號都要唸出來,如: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於報讀時小小停頓一下即可。

若遇到問號驚嘆號,可以直接把標點符號的名稱唸出來,例如:「不會吧,問號。」跟「不會吧,驚嘆號。」 即使標點符號前的文字相同,但使用問號或驚嘆號則會在語氣上有所差異,所以需要報讀出來。

括號

標點符號還有一部分是前後各一,將文字包在中間的類型(在此我們以括號來做為這類標點符號的代稱)。 例如:引號夾注號書名號,各自的用法、名稱可以參考教育部《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

在報讀上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的人在使用標點符號時,多半都不是正確的用法,很可能只是在想強調的地方隨便地找一個「括號」來使用。 在報讀時,如果你熟悉標點符號的使用,且該文件中的使用也是正確的,那麼就建議如實地唸出該標點符號的名稱。 例如一個句子:他真的「特別」厲害,在報讀的時候可以說「他真的,引號,特別,厲害。」

不過就如前面所說的,現代人在使用標點符號時不太嚴謹,有時候會有誤用的情況。 如果在報讀時,可以明確的判斷出是誤用,例如使用書名號作為引號,想用來強調。 最好的方式是,明確地說出文件中使用的標點符號名稱,再告知這邊可能是誤用。

那萬一是報讀的人對各個括號的使用不熟悉怎麼辦? 我的建議是,遇到任何括號,就以「括號」這個名稱來代稱。 例如:「集合時間:下午三點(逾時不候)」我們在報讀時可以說「集合時間,下午三點,括號,逾時不候。」 因為其實有很大的可能性,該位視障者也不熟悉各種括號。

特殊內文

在一些情況下,內文仍然有可能會帶有語意。 例如,一份繳費通知單在繳費期限的時間,將文字以粗體呈現;或是在內文中若有書藉的名字,會以斜體呈現;待辦事項以紅色來表示需要優先處理的項目。

特殊內文的呈現方式的差異可能會因文件所屬環境的規定有所不同 在例子中提到以粗體代表這段文字是要特別注意、強調的,但也有人會以在文字前加上星號作為強調。

這涉及到個人習慣、組織規範、出版物規定,會有可能以不同型式的視覺呈現方式來表達同一種語意。 那麼我們在報讀時該如何進行判斷? 當文字樣式出現變化,異於一般內文,或是有加上符號,表示該內文有特殊意義。 出現帶有語意的特殊內文,在報讀時必須要讀出來。 例如:文字的樣式有變化,判斷應為強調,我們可以在報讀時跟對方提醒「這邊有強調中午前繳交。」不用特別再說明樣式怎麼變化。

若是遇到有樣式變化的特殊內文,但自己無法辨別可能代表的意思,可以直接敘述出內文的樣式,交由對方判斷其變化的意義。 雖然都不自行判斷是最安全的做法,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 例如:一份文件中用顏色來做分類,與其每次都將顏色報讀出來,不如直接將顏色所對應到的分類直接報讀出來,這樣在理解上可以比較直覺。

清單(List)

清單可以分為項目及編號兩種,兩者的差異在於項目清單的內容,它呈現的順序不一定是相關的,而編號清單內容的順序是需要注意的。 兩者的共通點為,它們跟標題一樣,是有層級的。

項目清單

    • 雞肉
    • 牛肉
  • 青菜
    • 空心菜
採買項目

以採買項目來說,順序不一定會有影響,因此會選擇以項目清單來呈現。 在報讀項目清單時,我們可以用第幾層、第幾點來說明。 以採買項目為例子,我們可以用跟報讀標題時一樣的方式「第一層第一點,肉;第二點,青菜。」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等對方再提出需求,看是要全部的子項目都報讀,還是針對單一項的子項目去報讀,就不用每一項都在一開始都唸過一輪。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清單都像這個採買項目一樣有一個明確的清單名稱,有時候就得從第一層的項目來去理解這個清單的大致內容。

項目清單項目前的符號, 不一定要敘述出來,有可能不同層級會用不同符號做區分,但也有可能都用同一種。 在理解清單的層級,比起敘述符號——例如:圓點第三點;星型第五點——我們可以直接用第幾層說明其實反而更直覺,除非是對方有要求,不然一般來說,只要報讀清楚層級就好。

編號清單

編號清單在報讀時,跟項目清單一樣,要注意層級。 而兩者的差別是,項目清單使用的符號,不一定需要特別敘述出來,編號清單則要詳實的報讀出來。

比較常見的有編號方式有:國字小寫、國字大寫、英文、(阿拉伯)數字。除此之外,有的會加上括號。 在報讀上,我們可以說:「第三層,國字小寫一,打開包裝。」、「第一層,括號小寫c,加熱一分鐘」、「第二層,(阿拉伯)數字五,放入冰箱冷蔵。」明確地說明層級及編號形式。

表格(Table)

表格是由欄與列所組成的一個資料型式,而表格是一個在報讀上比較有難度的一個語意元素,因為表格所要傳遞的內容除了表格內的文字外,文字所處位置(欄列)也透過視覺傳達了一些資訊。

表格以文字所處位置(欄列),來省略了一些文字資訊,而這些被省略的文字在有視覺的幫助下,若以表格來呈現,會比純文字還更能快速吸收。 但若沒有視覺的協助,表格則比純文字還難以理解。

Visualisation works from a human perspective because we respond to and process visual data better than any other type of data. In fact, the human brain processes images 60,000 times faster than text, and 90 per cent of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to the brain is visual.——引述自This is why our brain loves pictures

大腦在處理視覺資訊的能力,比其它的資訊來得強,而處理影像又比文字快。 之所以表格在報讀上會比較困難,就是因為我們正在將原本能以視覺快速理解的資訊,轉化為對大腦來說,處理起來相對緩慢的文字資訊再報讀給視障者。

以這個表格為例,我們單看最後一欄,最後一列寫著未完成,考慮到它所處的位置,從欄位來看,可以知道他是對狀態的描述;從列來看,可以知道它是一個由小豬負責執行的工作,而這個工作是製作簡報。 也就是說,我們沒辦法單純從一個欄位中的文字就完全理解它的內容,我們只憑著「未完成」這三個字沒有辦法得到更多的資訊,其他的資訊是由該文字的欄位所處的位置所傳達的。

在報讀時,可以以第幾欄,第幾列來說明位置。 在開始報讀表格內容時,我們可以先從標頭開始,例如:「第一列是表格名:成員分工、進度表;第二列是標頭,第一欄:負責人、第二欄:事項、第三欄:狀態。」

這邊,對方應該就能先對這個表格內容有大概的掌握。 如果對方確定這是他需要的內容,就可以繼續報讀下去,例如因為前面已經有報讀過標頭,對方應該對欄位的順序對應的內容是什麼已經有所掌握了,建議不用再說第幾欄。

如果開始報讀起表格內容——不含標頭——可以將第一個內容作為第一列去報讀,雖然它在表格中是第三列,但以資料來說他是第一列,這在理解上比較直覺。 例如:「第一列:小胖,吃餅乾,已完成;第二列:小胖,睡覺,進行中。」

表格純文字化

表格有時可以很單純,有時候可以很複雜,例如有很多跨欄、列的儲存格。 在有跨欄、列的情況下,一列、一列地報讀有時不見得會是最好的做法。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表格純文字化,例如範例表格中的第一列、第二列可以轉化為「小胖已經吃完餅乾了,正在睡覺。」 這樣一段文字在理解上,其實比我們剛才報讀第幾列後讀出欄位內容還要直覺。

若是在報讀時,對方不太能理解以依照欄位報讀的表格資訊,可以試試看將表格純文字化的方法。 這種方式雖然在理解上比較容易,但需要負責報讀的人花時間掌握整個表格的結構,再進行轉化,相較於依照欄位報讀,這個方法會因為協助報讀的人不同,接收到的資訊的品質會有落差。

報讀通則

在我們介紹完這些比較常見的語意元素,其實我們可以歸納出一些通則,是不管遇到哪個語意元素都會用到的。

  • 文字樣式有出現變化,便很有可能發生了語意上的改變,就需要報讀出來
  • 如果當下能從文字樣式的變化直接判斷出語意,可以直接報讀出語意
  • 有不確定的語意判斷,再使用最保守的作法——直接報讀出文字樣式——讓對方自行判斷
  • 有任何狀況,直接跟對方反應你的問題

這些是就算前面提到的針對各種語意元素的方法你都忘了,在報讀時也都應該要注意的。

結語

這篇文章所講述的方式,只是我在實務經驗中自己摸索出來的,都不是一定要如此。 報讀文件的方法其實很彈性、變化也很大,要考量到文件作者習慣、或是組織、出版物的規範。

這邊所提到的方法是以最通用的方式來進行,是至少要能完整地報讀出視障者能理解的資訊的方法。 最佳作法在報讀文件上,其實是要時間,雙方互相摸索出來的。 如果兩人默契有了,很多資訊可以在報讀的時候省略也不影響理解。 報讀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將需要視覺理解的資訊,以口述的方式表達出來,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就夠了。

參考資料

跳過參考資料

文章互動

在Mastodon上互動